访上海江南制药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益君

  杨益君的个人经历与那个年代里出身的大多数瑞安人一样,很平常。他16岁初中毕业(三届生),种过田、当过学徒、做过木匠,后自学机械设计,1975年(23岁)自筹资金,自跑业务,创办五金厂,并自行解决加工难题,生产汽车小零件。由于当时政策尚不允许,1977年竟被作为“地下工厂”而遭到查封,汇来货款也全部被退回原单位,还坐了40多天的“学习班”。无奈之下杨益君只好变买家具偿还债务。但他这种不屈的创业精神得到了瑞安市通用印刷机械厂(地方国营)领导的赏识,不久被聘任为该厂供销科长。
由于适逢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终于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如今,时间虽然已流逝三十多个春秋,谈起这桩往事,杨益君还深有感触地说,像我们这些从瑞安农村走出来的第一代创业者更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一切成就也应归功于邓小平!
1985年,杨益君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多方论证,认准了自动化药品铝塑泡罩包装机的广阔市场前景(国家医药总局曾于1984年发出“要尽快普及药品铝塑包装”的通知,当时该类设备还靠进口,由于价格昂贵,一般药厂不敢问津),于是他便向着自己确定的目标勇敢地迈了出去。他先后走访了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和上海信谊药厂等多家部门与单位,广泛搜集了国内外药物铝塑泡罩包装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并综合分析国内外多种机型,且结合印刷机械的结构特点,绘制出几百张图纸同时进行无数次反复试验。这期间,他节衣缩食、自筹资金,苦苦思索反复推敲,无论在吃饭、睡前还是坐车,有关机器的构思就象影子一样紧紧缠住他的大脑。功夫不负有心人,幸运之神似乎对狂人般勤勉努力的杨益君总能眷顾有加,含辛茹苦历时4年,终于成功推出了“DGB—250多功能平板式自动铝塑泡罩包装机”第一代样机:1989年在上海秋季全国药机订货会上,该机以其结构新颖、功能齐全、价格适中,赢得了众多制药企业的青睐而一炮打响。好运接踵而来,由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技术含量,该产品被列入了浙江省重点开发项目,1991年通过省级鉴定并被省经委选为“浙江精品”同时荣获国家科委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的金奖。该产品的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也凸显了杨益君对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创业睿智,为此《温州日报》、《港澳信息报》、《轻工机械报》、《中国专利报》、《中国医药报》等国内多家知名媒体还曾对他和他所创办的“瑞安市江南包装机械厂”进行了专题报道。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杨益君说:“最忌是内耗,必须理顺内部关系,企业才能健康发展。”在瑞安市江南包装机械厂(公司)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先后曾有多名骨干人员提出要改弦更张,去闯自己的“天下”,他意识到留人留不住心,与其硬拖住不放,在厂里造成内耗,还不如为其创造条件,给自己培养几个竞争对手。他坦言,有意识地培养竞争对手至少有两点可取之处,一是对搞活地方经济有利,二是逼着自己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大胆,冒险!这就是杨益君的气魄和竞争观。当时《中国医药报》刊登过一篇文章:《“江南”没有推销员,产品却风行全国》,杨益君认为,制药机械与一般设备不同,除了产品性能和质量外,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尤为重要,只要赢得“口碑”,客户自然会相互推荐我们的产品!
为了使企业长远发展,基业长青, 2000年,“江南公司”在上海松江区购地56亩,进入了第二次创业的历程。“上海江南”以“花园式厂区、现代化装备、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为总体设计思路,第一期建筑面积达26000平方米、其中文化、生活、接待中心7000平方米,并设有研发、试制、培训中心及新产品展示厅等设施。杨益君兴奋地告诉我们:“厂区总体设计以及各细节布局都是我亲自描绘的。”

尽管‘江南’已处于国内药机行业的领头羊地位,但杨益君依然认为只有不断提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江南”秉承“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继续扩充研发团队, 全面采用CAD设计、CAPP辅助工艺、CAM辅助加工,并投巨资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加工中心”、“镜面线切割”等高精度加工设备。建立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ERp),已实现财务、生产、销售、信息网络化管理。从而使新产品的设计、制造以及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公司建立了自上而下、由下而上的立体管理模式,来确保产品质量。质量检验设立“四关”,即加工件检验关、装配复查关、调试检测关、用户评判关。产品出厂后,用户在一年之内如发现有质量问题,公司按规定追溯各级责任,并且与相关管理者的当年奖金挂钩。由于“江南公司”对产品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并实施全过程严密监控,因此在历次国家级质量监督抽查中均各列全国前茅。如今“上海江南”以其优质与诚信在国际市场上展现了中国药机的风采和魅力,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东南亚、中东、澳洲并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销售量居世界同类产品前列。
作为企业带头人,杨益君十分重视发扬团队精神。他经常说:“做事先做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其功能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包括上缴国家税收、安排地方就业、培养专业人才等,同时也为我们每位员工提供了施展自己才能、创造人生价值的平台。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大家相互配合、各尽其责,才能使企业处于良性循环,从而获得最佳效益。这就是通过优化组合、科学管理所形成的整体效应。20多年来,杨益君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正是他这样的锐意创新、独辟蹊径的经营理念,使得“上海江南”成为目前国内药品泡罩包装设备最大的制造企业(引自《中国制药装备行业30周年纪念画册》);同时,“江南公司”为地方造就了大批专业人才,家乡瑞安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制药装备主要生产基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荣誉伴随着辛勤的汗水接踵而来:杨益君曾被评为“浙江省星火明星企业家”、 “浙江省优秀专利厂长”与“2009中国优秀创新企业家”。“江南公司”通过上下两代人的坚持不懈努力,先后申得17项国家专利,并获“松江区民营先进单位、内资纳税大户”和“松江区技术创新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2年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采访到了最后,杨益君语重心长地说,“是我们这一代人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

瑞安天下人

——摘自《天下瑞安人》季刊第26期(2012年12月)作者:夏海豹

创业·时势·境界

 附:

三言两语论企管

杨益君

一、理顺内部关系 1.统一思想,只有保持步调一致才能求发展。由于股份制企业,各股东间素质、条件均有不同,投入与分红乃主要矛盾。也有借题发挥者,易惑人 心。须主次兼顾掌握适度,即要发挥其积极性,又要巩固集体资金以扩大生产规模。要学会做人的思想工作,及时纠正偏差,防患于未然。2.严于律己以诚待人,宽容人家的过失,给予进取机会。但应坚持原则,关键时刻要当机立断,对于个别实在无法共事的人,宜网开一面勿作困兽之斗,让其另行发展避免造成两败俱伤,最忌是内耗。不审势则宽严皆误!
二.尊人为师 多向同行学习,借鉴进口设备与国内同类产品之各自长处,视用户意见和内部建议为企业财富。切莫夜郎自大!
三.发展从缓 扩充实力,加强自身建设,在管理上狠下功夫,从服务入手,步步为营,巩固老关系,自有新朋友。如急于求成导致力不从心,疲于奔命则难满足客户要 求,最终得而还失。欲速则不达也!
四.树立企业形象 1. 诚心诚意为客户服务,是最好的宣传广告。2. 联络同仁发扬互助精神,形成优势互补。自古知兵非好战!
五.不称霸 不要一心想垄断市场,正当的竞争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更可借其压力促使内部团结奋进。如高枕无忧自我感觉良好易成惰性,进而以功臣自居,必生事端。 一统“山河”未必好事!
(原载《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