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旅

  2002年4月24日至4月30日我随“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代表团有幸参观了第十六届杜塞尔多夫国际包装工业展览会。
对德国、意大利等发达的工业早已有所耳闻,特别是制药设备自以为心中有底,然而当亲临目睹这一世界顶级的包装工业盛会时,其规模之宏大,产品之精良仍令我深感震撼,展览中心拥有17个大展厅总展示面积达20万平方米,即使是马不停蹄的粗掠一番也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包装加工、自动化工艺、机械整套设备等云集于此,药机界的各大巨头如德国乌尔曼、博世、克纳汗素;意大利的意玛、马克西尼等都展出了各自最新的泡罩包装机、装盒机及相应技术,其自动化程度之高、设计之巧妙、外观之绝伦(特别是德系产品)令人叹为观止!
会后我们参观了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等国。对德国我最为钟情,也许是因为这个人口不过8000万,土地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却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而显得有些神秘,她在思想、文化、科技、艺术等领域里造就了一代代巨匠伟人如马克思、爱因斯坦、贝多芬、莫扎特、歌德等等。今天的德国看起来是如此的平静、和谐、文明,很难想象她也曾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的灾难。
欧洲诸国沿途所见地势平坦,多为丘陵和平原地带,自然景观贫乏,如国内之山清水秀、奇峰怪石、飞岩瀑布等景观在此无处寻觅(据说全欧洲最大的一个瀑布落差仅9m),城市里也很少有现代摩登的高楼大厦。然而她的美却无处不在,古代的建筑由于采用岩石结构至今完好无缺,而后的城市扩展不但很好地保护了原先的格局且继承其古典风范,市内的一些建筑如市政厅、教堂其造型及雕塑实为艺术之结晶,如科伦大教堂气势雄伟、神圣壮观,巴黎圣母院被誉为“凝固的音乐”… 很多宏伟的建筑建造过程延续数百年之久,无数能工巧匠一代又一代耗其毕生心血精雕细琢;普通民居宅楼也颇具艺术性,阳台上的雅致铁艺相邻间形式各具特色,绝无雷同;墙壁上的色彩或图案个体上尽显各异风采整体上又和谐相融;矮矮的山坡、广阔的原野,或被森林覆盖或被披上植被花卉看不到一块裸露的土地;山间古老的城堡、乡间的农庄、坡上的村落尽现田园风光如童话世界般…所闻所见对来自东方第一次到欧洲的我而言极具异域风情和视觉冲击,非言语能表达只能说一切都美极了!
大部分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都很好(据说在荷兰,一个犯人一年可向政府领取2万美元),他们的工作时间很少,非常热衷于旅游,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可以看到很多人或躲在草坪上晒太阳或坐在路边小店门口喝咖啡,而且一杯咖啡能喝上3个小时,轻松、悠闲的环境使他们一味地追求生活质量,高福利使欧洲的工业产品价格十分昂贵。
此次欧洲之行感触深刻,我们的产品和欧洲的巨大差距令我翻江倒海,国内药机行业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因得益于政府对制药行业“GMP”的强制实施,市场一路高涨,然而行业内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抄袭低价竞争等,使得各个企业内部实力并未同步跟上,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仍然薄弱,一旦“GMP”认证结束形势是严峻的。国际市场无疑是未来的出路但我们能分到一杯羹吗?据说德国的职业教育世界一流,一个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已是车、磨、刨、铣样样精通,而国内高素质的技工极为缺乏,老一代陆续退休(主要是文革以后培养,本来数量就少),新生的力量十分有限,机械专业成为大专院校的冷门学科(据说浙大的铸造专业因无人就读而被迫取消),浮躁的国人拒绝这个难能暴富的行业。未来我们将何去何从?
所幸欧洲的高福利使得他们的工业产品价格极为昂贵,这给我们拓宽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的差距在于自动化程度和做工,这正是我们的奋斗方向。
回到上海,摩登的高楼大厦四处林立,行人、汽车如同赶集一般,整个城市如同一台极速运转的发动机,这与欧洲的田园风光、悠闲自然形成极大的反差,确实中国人正在争分夺秒,奋起直追!

杨坚
2002年6月3日